北京时间2023年9月21日,中国亚运队在亚运会男足小组赛第二场比赛中迎战来自中亚的缅甸U23队。凭借谭龙的两粒进球以及王振奥和戴伟军的进球,中国队最终以4-0击败缅甸队。然而,在很多人看来,击败缅甸级别的球队并不会获得那么多金牌。然而,本届亚运会男足在上半场和下半场仍然打出了截然不同的战术和表现,给仍在谷底徘徊的中国足球上了一堂很好的“战术课”。

随着中国足坛各地成绩持续下滑,范志毅10年前的“怒言”似乎正在慢慢成为现实。合肥队1-5不敌泰国队,大年初一12强不敌越南队,本月早些时候的亚冠联赛中又输给马来西亚队、上海港队、浙江队。面对难以击败东南亚球队的现实,我们一再归咎于足球人口和东南亚足球的崛起,归咎于我们自己在对阵东南亚球队时的踢法和策略,忽略它是否存在。这是一个团队。相比于所谓的足球人口和青少年发展问题,真正可以改变的是策略和打法。

我还记得范志毅当时说的话。 “要现实一点。首先要明确你的战术和足球理念。”范志毅的这句话至今仍然适用。时至今日,各个年龄段的国家队级别球队仍然在挣扎,一味地追求自己无法掌控的打法,而完全忘记了自己已经拥有的优势。让我们回顾一下,过去中国足球对阵东南亚球队的最佳武器是什么。是的,这就是我们的身体优势。与首轮打进5球的中国队相比,拥有5名后卫和1名双中场的缅甸队,最初计划上半场防守,下半场寻找进攻机会。不过,久尔杰维奇自然在赛前就做好了合适的计划,开场后他就毅然执行了利用中国球员身体优势的“侧击”策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练习的原因,下半场中国队彻底改变了策略。他们仍然掌握着场上的主动权,但他们不再像上半场那样从边路传中,而是采用不习惯的中路突破进攻。下半场唯一表现出色的球员是替补出场的刘若帆,他在禁区内的低射和越位进球都是队友下半场两次传中的结果。

中国队的中路突破和传球基本上没有产生很好的效果。如果上半场和下半场逆转,缅甸队在上半场保持“清白”,恐怕中国队就不会那么轻松获胜,赛后舆论批评也在所难免。

大家都知道,中国足球最大的问题不是态度问题,也不是技战术问题,而是根本无法改变的体制问题。但仅仅因为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我们是否就应该放弃自己的优势,选择迷茫或者干脆躺着呢?显然这不是正确的答案。从现在开始,中国足球需要开始关注和评估自己在亚洲的真实地位。然而,我们仍然要在面对我们需要击败的对手时发挥出我们的优势和特点。想想当时比利时人克里斯的“中国足球DNA”真是可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